货色问|于坚:从泰戈尔访华提及,怎样以文常

日期:2025-01-18 09:52 浏览:

中新社昆明1月14日电 题:从泰戈尔访华提及,怎样以文常会友? ——专访中国著名作家、墨客于坚 作者 缪超 刘丽慧 诗歌是一个平易近族言语特质表现最为透辟的情势。中国跟印度这两个比邻而居的文化古国,人文交换汗青积厚流光。传播至今的诸多韵事中,泰戈尔访华就是一例。 刚从前的2024年是印度文学巨头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访华一百周年。中新社“货色问”日前在云南昆明专访中国著名作家、墨客于坚,从泰戈尔访华提及,探究怎样以文常会友。 现将访谈实录择要如下: 中新社记者:你怎样对待百余年前的泰戈尔访华,对中印文明交换有何意思? 于坚:1915年,陈独秀翻译泰戈尔的诗歌,在《青年杂志》上登载《吉檀迦利》的多少首译诗,拉开了中国读者浏览泰戈尔诗歌的尾声。直至本日,泰戈尔的名字已如雷贯耳,很少有本国墨客在中国有如许的影响力。 泰戈尔对中国心憧憬之,其祖父跟父亲都曾到访中国。固然自幼深受印度现代文明跟东方文学的影响,但泰戈尔在作品中经常吐露出对中国文明的憧憬、对西方文化的敬佩。他以为,中国出生过一些有年夜聪明的人物,两国应当彼此进修、彼此鉴戒。1924年,泰戈尔访华,第一次报告时说,本人是“为求道而来”,“如同一位敬喷鼻者,来向中国文明致敬”。 此次访华交换,盛况绝后,吸引了梁启超、鲁迅、徐志摩、林徽因、蔡元培、胡适、梅兰芳等一众绅士。此中,泰戈尔与梁启超、徐志摩等人树立友情。访华后,泰戈尔与中国粹人谭云山开办印度国际年夜学中国粹院,成为中印文明交换史上的韵事。 中国与印度都领有残暴的文化,文明来往积厚流光。18世纪,印度沦为英国殖平易近地。鸦片战斗后,中国成为半殖平易近地半封开国家。两国匆匆处于隔断状况,以往文明交换的黄金时期被忘记。泰戈尔在来中国之前就说,此次拜访有关宗教与政治,目标是要规复中止已久的印中文明交换。 中新社记者:泰戈尔访华时,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变更中,对中西思维文明的位置争辩不休,泰戈尔为事先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怎么的影响? 于坚:在泰戈尔所处的时期,年夜局部墨客崇尚的是将来主义。事先意年夜利墨客菲利波·托马索·马里内蒂(F. T. Marinetti)宣布了将来主义宣言,夸奖古代产业文化跟科技,以为它们转变了传统的时光与空间观点,付与天下“速率美”。他以为将来的文艺要反应古代呆板文化、速率、力气与竞争,激烈地批评传统文明,乃至号令捣毁博物馆、藏书楼跟年夜学。马里内蒂活着界上影响很年夜,很多墨客趋附者众,泰戈尔却反其道而行。 泰戈尔用孟加拉语写诗,也写小说,画画、作曲,写了72年。他发明的作品太多了,诗集52部,散文集50多本,12部长篇小说、100多篇短篇小说,另有大批歌曲……真堪称一条“恒河”。泰戈尔的诗是光脚写的,歌唱年夜地、家乡、花朵、女人、恋情跟神灵,他也关怀底层农夫。暮年的照片表现,他不只是精力首领,也是社会首领,访问潮流般前来朝拜他的代表团。他不爱好古代派。他嘲弄同时期墨客艾略特、庞德等,视他们为开玩笑的顽童,他以为东方古代派诗歌是“无人参加的诗”。 在泰戈尔访华前,中国暴发五四活动,局部人主意通盘否认中国传统文明,乃至有人喊出“汉字不灭,中国必亡”。泰戈尔来中国时,对墨客们说,“我敬爱的中国友人,你们不要去乱学东方,免得中汉文化被物资所迫,濒于伤害之境。”他报告的谁人会堂当初还在南京西北年夜学内,我前年还去过。他的一些话,谁人时期的墨客听不懂,有人扬长而去。 泰戈尔跟甘地都投身到印度反殖平易近活动傍边。甘地晚期西装革履,厥后换上印度白袍,发动“手工纺织”活动,以此来叫醒印度人对本身文化文明的基因,盼望保住陈旧的传统跟文明。十多年来,我三次前去印度,出书了长篇散文集《印度记》。当我行走在印度陌头,看到人们身着长袍、长裙跟纱丽在风中飘扬,年夜为激动。 对咱们本人的路,我以为要更深刻地意识中汉文化,答复“咱们究竟是谁”之问,单方面地、极其地否认或“拿来”,终极只会招致同质化,损失“宅兹中国”的破足点。 中新社记者:你对泰戈尔的诗歌有何感触? 于坚:我青年时期,便遭到泰戈尔影响。我最早写诗是写古体诗,十分爱好王维的《辋川集》。1973年我在昆明西岳西路偶尔买到一本泰戈尔的《飞鸟集》,“炎天的飞鸟,飞到我窗前唱歌,又飞去了……”“生如夏花之残暴,逝世如秋叶之静美。”他的诗就像一个词语构成的花圃,读后感到像是被闪电照亮。泰戈尔的诗歌与王维的诗作一样可能激发读者对人生、天然跟宇宙的思考。他们是一种天下不雅。王维跟泰戈尔都是我人生中最巨大的教师,未谋其面,深受其教。 中新社记者:中印应怎样以文常会友? 于坚:印度已经深入影响了中国。我少年时,就对《西纪行》很感兴致。我厥后到印度去,就是想看看玄奘到过的处所、出生了泰戈尔的处所。文明在国与邦交往中施展着耳濡目染、润物无声的感化,云南处在亚洲文明十字路口,从前年夜理的三月街,常有印度的贩子、和尚骑着年夜象到访。昆明有条街叫象眼街,印度人来了就把年夜象拴在那边。当初交换还在持续,比方《滇池文学》杂志一年一度的滇池文学奖,评比的作家遍布西北亚。 作为云南师范年夜学开办的东北联年夜国际文学节主席,我也在第三届时约请三位印度墨客参加。其间,咱们在年夜学、书店各自朗读本人的诗歌,深受读者跟同窗欢送。在昆明西方书店那次,堪称济济一堂、风雨不透,咱们也交换了对中国道家思维的见解。印度墨客归去后在印度报纸上宣布文章,赞赏昆明。中印都是陈旧的西方文化,这使咱们更轻易亲热。那次交换对我真是收获颇丰。(完) 【编纂:付子豪】 过年,最爱的仍是这口故乡味!这里的鱼,一口入魂 西安养蛇达人谈蛇宠走俏:“蛇年图吉祥” 40天,90亿人次!2025年春运本日开启 珀金埃尔默CEO彭睿德:咱们很愿意参加中国翻新开展 喝咖啡会招致骨质蓬松吗? 大批上市,多人吃进急诊室!这个“常备年货”别贪吃 春节宠物寄养征询火爆 宠物主人盼携宠便捷出行 蒙古包里围炉坐 草原风起听“说唱” 新赛季开门红!郑钦文澳网首战得胜,回应怎样在压力下打球 人这一辈子,必定要去一趟邯郸! 专家解读:为何说万里长城年夜部精髓在河北? 防不堪防!无人机成“疆场新王者” 国民警员节 一同凝听他们的故事 胖一些,骨骼更强壮……是真是假? @教师家长 暑假八年夜保险提醒,请告知孩子! AI眼中的中国|南国画境,林秀伊春 中小黉舍课间延伸5分钟,多了哪些新变更? 卡特国葬:百岁总统的终章离别

0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